登录/注册 搜索

济南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等5家成“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发布时间:Aug 27, 2021 | 作者:


近日,第二批“山东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名单发布。济南市章丘区城子崖遗址博物馆、胶济铁路博物馆、山东省会大剧院交流基地、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成功入选。加上去年的3个项目,到目前为止,济南已有8个“山东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这是按照《山东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管理办法》,由济南市侨联和济南市文旅局联手申报,经省侨联主席办公会研究决定的。交流基地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和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为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去年年底,印象济南泉世界、百花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府学文庙国学传统教育项目成为首批“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1、城子崖遗址博物馆

龙山文化博物馆的前身是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坐落在城子崖遗址的东北角,1928年,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首先在城子崖发现了具有独特性的文化遗迹,并且在1931年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一种新的史前文化类型,因为地处龙山镇,根据考古命名原则,遂命名为龙山文化,所以城子崖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发现地、命名地。龙山文化博物馆建于1994年,占地3万平方米,是山东首座遗址类博物馆。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四9:00-17:00,周一(除法定节假日)闭馆。馆址: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博物馆。领票办法:免费不免票,须携带有效证件领票入馆。

2、胶济铁路博物馆

胶济铁路博物馆是一座反映胶济铁路诞生发展的专题性展馆,主楼展区面积2995平方米,西辅楼展区面积237平方米,室外面积3170平方米。展区分为胶济铁路的修建背景及过程、对山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风雨沧桑路、迈向新时代等四个主题展区,以及济南两座老火车站的前世今生、胶济铁路与历史文化名人、红色胶济、走过百年等四个专题展区,陈列展品759件,照片1314幅,系统地介绍了胶济铁路的发展历程以及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地址:济南市天桥区经一路30-1号。

3、山东省会大剧院交流基地

省会大剧院位于济南市西部新城核心区域,2013年10月9日落成开幕,是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的国家级、国际化大剧院之一,也是山东省承办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主场馆和开幕式场地。大剧院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是济南市乃至山东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档次最高、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文化演出场馆。其落成不仅成为济南市全新的文化地标,同时提升着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为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升级与完善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并带动济南西部文化中心、中部经济中心、东部高新技术中心区域发展模式的形成。

4、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

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心,是国家重点公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3.1平方公里,由“一河(护城河)一湖(大明湖)三泉(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三大泉群)四园(趵突泉公园、环城公园、五龙潭公园、大明湖风景区)”组成,是集独特的自然山水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5、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

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坐落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24和25层,建设面积2600平方米,2011年举行基地揭牌仪式。基地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与山东大学共同建设,是中国高校唯一一所集文化体验与教学、人才培养与培训、理论探索与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科研机构。

基地依托国家平台和大学优势,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宗旨,以“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为核心目标,探索和实践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有效更加合理地转换为具有当代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育人资源:一是探索如何把书本中的文化知识进行转换;二是探索如何把宣教中的理想信念进行转换;三是探索如何把研究中的学术成果进行转换;四是探索如何把历史中的传统观念进行转换。

(记者:王亚妹 编辑:王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