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商超怎样稳经营防疫情,请看这组大型调查

发布时间:Aug 11, 2021 | 作者:



线上拓展业务,线下做好冷链防控、环境消杀、场所通风……记者走进商超看防控

严防疫情优环境,保障供给稳经营

□ 本报记者  徐晨 李丽 都镇强

商超是人们采购生活必需品的主要场所。面对疫情新形势,商超如何抓好防疫措施,保障民生供给安全?8月10日,记者来到多家商超实地探访。

整合线上线下,加速销售创新

“现在距离我们最后一轮抽奖还有3秒钟,来一起倒数……”8月10日13时,在济南市银座商城泺源大街店6楼一家厨具店铺内,两名店员正捧着手中的煮锅进行直播。

“去年疫情发生后,商场的客流大幅度减少,部分店铺出现经营困难。”该商城客户服务经理王飞说,为带领大家走出困境,商场组织场内180余家店铺走直播带货的线上经营路。

“现在我们直播一场最高订单额可达30万元,观看人次4.5万人。”厨具商家店员表示,最初开始直播是为了摆脱疫情影响,却惊喜发现直播后店内营业额较疫情之前更高,如今该店在做好线下经营的同时,每天都会积极上线直播。

“我们去年进行了电商中心的基础建设,前不久又成立了电商公司。目前,我们的电商小程序正在搭建中,再过10多天就能上线试运行。”潍坊市南下河农贸市场电商运营中心负责人韩惠燕告诉记者。电商基地有展示区、直播间等,可以实现网上直播带货等电商功能。市场本身有冷链仓库和自有产品,也会通过电商平台对外销售。

这几天,韩惠燕和同事们还到市场进行宣传、摸底,已经有300多户业户报名参与,想搭乘电商快车,来拓展产品销量。“市场搭建电商平台是个好事,能帮着拓宽销路,我一早就报名了。”在南下河农贸市场1厅销售猪肉的业户刘树霞说。

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毕继东分析,疫情发生期间,传统零售业的线下单一经营模式的时空局限更多暴露出来,此时开展电商直播、整合线上线下经营模式,对商家来说是对冲风险的必然之选。

冷链多环节防控,把好生鲜安全关

“请您注意,结账时间隔一米!”“这位老师儿,你的口罩再往上戴一下”……一身浅蓝工装,济南历下大润发客服经理周辉具体分管疫情防控工作,最近一直绷紧了弦儿,走到哪里就巡查到哪里,有一点不符合防疫要求的,就抓紧提出来调整。历下大润发有三个出入口,每天换6—8个人,服务台、柜台、自助缴费机每两个小时消杀一次。配送的司机严格固定到人,车门车把手必须消毒。

冷链一度是疫情暴发的风险点之一,如何堵住这一风险点?对生鲜超市来说是考验。周辉说,大润发不允许供货商自购配送,也没有外地门店直接配送,全部由总公司统一消杀配送,实现闭环配送管理。

“请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码!”8月10日10时许,南下河农贸市场3号门,两名工作人员正在此值守,值守人员手持测温枪,对前来采购的市民进行测温、查验健康码。

这处占地112亩的南下河农贸市场仅蔬菜、海鲜、肉类等经营业户就有1500多户,每天人流量在1万人次左右。从去年疫情发生以来,市场对冷链物流产品都会查验出仓证明,每7天组织冷链食品销售人员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不仅如此,南下河农贸市场自疫情发生后一直建有防疫物资储备库、消毒液配比室、临时隔离室。为保证消杀到位,市场及时更新防疫物资储备库物资并增派人手加强消杀。

山东省立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任万华认为,生鲜冷链经营场所是疫情防控的重点环节,经营企业和监管单位严格落实全流程监管措施,应该坚持进出人员必须测温扫码,市场环境及车辆进出必须消杀,同时冷链从业人员也应加强自身防护。

量身定做“教程”,随机现场抽查

不仅是垃圾桶,垃圾房、排污地漏等处,工作人员也要进行严格消杀。这是银座集团最新版《特殊时期门店运营指导手册》中的新增规定。

这本《指导手册》结合了相关政策、专家意见以及企业实际情况,并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更新。“近期,我们又复盘了防疫措施可能存在的疏漏,在《指导手册》里加入了垃圾房消杀操作规范,同时延伸出了一系列新内容。”银座集团疫情防控指挥小组副组长、总经理助理秦韶光介绍,如今《指导手册》已经更新到了第八版。

记者翻阅最新版《指导手册》发现:规定范围涉及门店消杀、员工就餐防控、通风换气、空调系统清洁等多项环节,每项环节的操作标注详细,消毒次数、通风时间、餐区桌椅摆放距离均明确列出。

“把操作标准说清楚,员工才能执行到位,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疏漏。”秦韶光表示,考虑到集团各门店实际情况无法一概而论,为防止“一刀切”,《指导手册》还留下了一定的弹性空间——当规定内容与各地政策或门店具体情况结合不够紧密时,就由门店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为保证落实到位,公司每天都会对各门店随机现场抽查。

“大型商超人流量大且环境相对封闭,病毒传播的风险较高,因此需要采取相对应的防控措施,保障公众出行购物安全。”任万华表示,商超涉及防疫环节多,人员管控、环境消杀、场所通风等各环节防疫措施要规范到位。

不同场所不同人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政企合力防疫商超稳定供给

“永旺提示您,在购物的同时,请保持适当距离,并佩戴好口罩。”走进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的永旺东部购物中心,首先传入耳中的是一段提醒消费者注意疫情防控的广播。入口处有安保人员值守,顾客佩戴口罩接受红外线测温,出示健康码后依次进入商场。永旺商场人事总务经理孙黎彬介绍,商场已经对防疫举措进行升级:对内,完善员工管理制度,及时检测体温、登记备案,对进口冷链人员全员定期核酸检测,对客用设施等进行严格消毒;对外,严把疫情防控关口,健康码查验、体温检测、配备消毒用品等防疫措施规范运行。“我们还要求每一位员工都‘眼里有活儿’,看到没有佩戴好口罩的顾客,要随时上前提醒。”

面对疫情,我省各地各有关部门采取多重举措,确保商超疫情防控、生产经营双稳定。各地商场超市企业迅速行动,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维护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稳定市场供给。

省商务厅推进大型商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每天统计接种情况。在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省商务厅以减少接触频次、降低聚集风险为主要方向,引导帮助传统商超门店拓展网上购、“线上自选+无接触配送”、网上直播带货等零售新模式、新业态。省商务厅要求各市商务主管部门密切关注疫情变化对零售业的影响,尤其要注重收集和上报重点联系零售企业反映的情况、数据、问题、建议及好的经验做法。

在省内拥有180家大型零售门店的银座集团,完善应急预案,细化防控措施,加强对保洁、维保、物流配送等人员的管理,要求保洁人员进行清洁工作时规范佩戴口罩、手套,并对保洁区域、垃圾房、卫生间、电梯等部位定期进行消杀,在明显位置公示消杀记录。

“每天对商场进行三次通风换气,门以及空调的回风系统全部打开,每天多次对空调过滤网进行紫外线杀菌,最大限度保证商场内空气循环通畅、清新洁净。”淄博商厦保洁部部长池光彬告诉记者。为了避免人员聚集,淄博商厦将出口、入口通道分开设置,同时加强室内通风。

8月2日,淄博市印发《关于做好重点商超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重点就经营场所入口检测、从业人员个人防护、员工培训等方面提出要求,防止聚集性疫情发生。在张店金塔农贸市场,入口处广播不断提醒市民戴口罩、出示健康码,旁边宣传栏上张贴着疫情防控知识。“每天早上业户进入市场必须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市场保洁人员每天都会对所有公共区域消杀2至3次。”金塔农贸市场负责人李庆刚说。

为及时查找疫情防控中存在的漏洞和潜在风险,青岛市商务局加大对各大商超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检查力度。8月3日以来,青岛市商务局疫情检查组对辖区内商超展开了新一轮防疫检查,截至8月6日共检查商超42家。淄博市商务局则采取市区两级联合督导方式,赴各区县抽查大型商超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督导发现的问题建立检查台账,实行限时销号管理。淄博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员、关键环节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常态化督导,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严格落实好大型商超等重点场所环境卫生、个人防护、通风消毒等各项措施。另外,加快大型商超疫苗接种工作进度,切实做到无禁忌症人员“应接尽接”。

(□统稿 李振 采写 王佳声 孙源泽 肖芳)

“兼顾防疫与商家效益”

□本报记者 李丽

8月10日10点,位于济南市千佛山路1号的商业综合体CCPARK开始了一天的营业,运营经理鲁瑶来到位于地下一层的电影院。“即使最近上座率低也要严格要求,没有人的影厅也得消杀。”鲁瑶边说边检查了影院的消杀记录。

CCPARK各种文创类产品、个性书店、电竞等业态丰富。负责该商场招商工作的鲁瑶说:“一般暑期是绝对的旺季,我们的定位又偏年轻化,现在因疫情受到了一些影响。”

尽管如此,鲁瑶还是一边监督商家把防疫措施落到实处,一边想方设法做好经营。

鲁瑶说,最近物业的工作量比过去明显增加,一是加强清洁,一是保证消杀,确保每一层楼公共空间不留死角。然而,该综合体内有60多家各种各样的商铺,商家的铺货习惯、装修设计和经营理念都有很大的不同。为了兼顾防疫与商家效益,他们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加强巡查和管理,并及时提醒。“必要的时候就拉着监管部门,一起来指导和调整。”鲁瑶说。

这个暑假,CCPARK的一些营销策划活动改在了线上推广,客户微信群每天保持互动交流。

走出综合体,看着户外的篮球场和消夏小广场,鲁瑶说:“我们相信,坚持下来,这里肯定可以再次生机勃勃。”



(编辑: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