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传统节气 | 小满——小满未满,诸事正好

发布时间:May 22, 2020 | 作者:


 

  小满,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斗指甲,太阳达黄经60°,于每年公历520—22日交节。小满节气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小满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节气简介

  小满,反映了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原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廿四节气有着密切关系。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时间,北斗七星会指向不同的方位,也因此成为上古时代人们判断节气变化的依据。


  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的节气,当斗柄指向甲位时为小满。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定气法节气也是依照的是精密的天文计算得出。定气法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确定节气的方法,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按太阳黄经度数划分的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节气习俗

祭车神

  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谚云:“小满动三车”,水车例于小满时启动。此前,农户以村圩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行于海宁一带,有演习之意。多由年长执事者约集各户,确定日期,安排准备,至是日黎明即群行出动,燃起火把于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群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汉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浜水光方止。祭车神是古俗,传说“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置鱼肉、香烛等祭拜之,特殊之处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以上旧俗表明了农民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祭蚕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可见,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蚕是娇养的宠物,很难养活。气温、湿度,桑叶的冷、熟、干、湿等均影响蚕的生存。由于蚕难养,古代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恕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食野菜

  食野菜是小满的风俗。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苦苦菜遍布全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苦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

节气养生

  小满时节,气温明显增高,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气候意义上的夏季。气温升高的同时,雨水也逐渐增多,正如民谚所说:小满小满,江满河满。雨后,气温又会急剧下降,因此要注意增减衣服,以防着凉感冒。小满时节高温多雨,在这种高温高湿、湿热交加的环境中,人体感觉湿热难耐,却又无法通过水分蒸发来保持热量的平衡。这种体温调节上的保障,会导致机体出现胸闷、心悸、精神不振、全身乏力等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中医把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负面影响的高温高湿称为热邪温邪,把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活动称为正气,热邪和湿邪都能侵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当邪气盛于正气时,人就会患病。夏季如长时间涉水淋雨、久卧湿地或居室潮湿,就极有可能引发下肢溃疡、湿性脚气、妇女带下等病症。湿邪侵入关节,会导致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伸屈不利、肌肤麻木。湿邪侵入脾胃,会引起腹泻、水肿、食欲不振、恶心等病症。所以,小满时节养生要注意防湿,尤其是南方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雨天要及时避雨,湿邪正是在人不注意的时候入侵人体的。如果涉水淋雨,回家后应及时换上干衣,并饮服姜糖水。要是感到头重、身热,就应服用藿香正气丸等药。另外,衣服汗湿后,应及时洗澡更衣,平时要注意保持衣服干燥。阴雨过后,一定要晾晒衣被,以驱潮防霉。总之,小满时节的湿气很重,要尽量避免身体处于潮湿的环境中,这样才能不受湿邪的侵袭,保证身体健康。


小满过后,天气渐热,一首欧阳修的《小满》送给大家: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