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道德街街道文化站

发布时间:May 21, 2020 | 作者:


image.png

近几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紧紧依靠辖区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坚持以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抓手,不断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发展,有效满足辖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伴随着街道和社区的文化中心的建成使用,辖区内文化设施日趋完善,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居民素质显著提高,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一、街道文化站以及社区文体中心基本情况

近三年来,街道新建街道级文体站一个,社区级文化活动中心5个,总面积达1900㎡,其中2012年街道打造的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共划分九大功能区,即图书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泉学E站)、书画作品展示厅、艺术品收藏室、动漫创作室、多功能排练厅、体育健身活动室、声乐室和多媒体培训室。所有功能室建设标准均超越省市《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其中,图书室藏书达3000余本,电子阅览室设置高配置电脑20台,多媒体教室配置全套影音、灯光系统,部分功能室实现了“一室多用”,最大限度的发挥街道文化中心的服务功能。街道以及各个社区的文化中心的建成,对居民开展小型演出、文艺排练、书画展览、网络学习提供了重要的活动场地;

此外,道德街办事处投资10万余元,打造了总面积500余平方米的新世界阳关花园社区文化中心,包括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活动室、社区学校、书画室、残疾人康复工作室、文体活动室、棋牌室等多个功能区。并购置了桌椅、电视机、书柜等设施和用品,藏书1000余册和10余种音像制品,定期组织群众开展活动,并举办文化培训、收看电教片,活动设施比较齐全。

二、主要做法   

(一)夯实硬件、搭建平台、文化阵地设施建设卓有成效。文化活动的场所、设施建设是开展街道社区文化活动的基础,活动阵地和设施的多少、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社区居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道德街街道采取“上级援助一点、辖区单位赞助一点、自己筹措一点”的办法,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街道及社区文化建设的硬件投入力度,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重要阵地。一是泉学e站平台建设。为培养居民“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推动全市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步伐,办事处分别在道德街街道办事处、新世界阳光花园社区、绿地新城社区、德裕家园第一社区和德裕家园第二社区建设了5处电子阅览室,配备了电脑、开通了网络,落户之后的“泉学e站”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标准化、数字化的学习平台,提供可以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和资源库,建立居民个人学习账户,为每个有学习需求的居民发放终身学习卡,实现居民个人终身学习信息储存和学习信用管理,为街道文艺交流和学习搭建重要平台。二是加强社区广场建设,对绿地、徳一、华联广场等三个广场的健身器材进行完善,配套安装了健身器材30余套,让广大群众在茶余饭后有了休闲娱乐之所。三是社区文化队伍硬件建设。街道将社区文化队伍硬件建设列入公益性建设项目,计划为辖区内的5支社区文体演出队伍配备部分演出服装、道具、音响等,以改善社区文体活动硬件不足的现状。

    (二)整合资源、强化管理、基层文化队伍全面发展。

文化队伍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街道不断加强对文化队伍建设工作,文化站现有专职工作人员1名,各社区均有文化指导员。

     1、整合资源、优化合并。当前,街道辖区自发组成的文艺社团就有歌舞、书画、健身等队伍17支,文艺骨干200多人,但从实际情况看,队伍数量虽然较多,但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同类别队伍之间缺乏交流,活动内容单调,演出机会较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辖区文化队伍整体能力的提升。为此,需要整合现有文化队伍,组建具有道德街特色的艺术团——道德风艺术团。整合后,艺术团分为八一书画院艺术团、民乐团等4个分团,区书法绘画小组、太极功夫扇队、社区空竹辅导队、健身操、腰鼓等文体演出队伍等13支队伍,共216人,表演内容蕴含民乐、舞蹈、书画、太极扇、空竹、跆拳道等众多艺术门类,并多次在市、区举办的大型比赛中获奖。

     2、分类管理,建册入库。对各个文化队伍分类管理,将所有团队人员都登记在册,合理安排其训练时间以及场地。将辖区内的文化人才按照“武、曲、工、书、画、文、厨、乐,舞、茶”等分类建立“文化人才库”,详细记录每支队伍、每个人的特色、特长,并从中选拔优秀人才,聘请其为指导老师,推动艺术团整体水平提升。

     3、加强培训,科学指导。开设各种文化学习培训班,对各类文化人才有目标、有措施进行培训。通过军训、网络学习,文艺骨干教学、外出进修等形式,提高文化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文艺创作和演出水平强化培训交流。

    4、招贤纳士,完善队伍一方面要保护好现有队伍的稳固性,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爱与支持,以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提高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强与驻地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沟通联系,把各单位的文艺团队和文化骨干充实到艺术团中,不断扩大艺术团成员覆盖面,真正发挥其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的作用。

    (三)社区搭台,文化唱戏,文艺活动丰富多彩。为实现“建设靓丽道德街”的奋斗目标,繁荣社区文化街道文化站在区文化局的指导下,积极常年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利用春节贴对联的民俗,在春节前进行书法培训、对联书写及对居民发放对联,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今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各社区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开展线上文化活动,包括线上书法展览,幼儿绘画活动,居民自创诗歌及朗诵等各项活动,收到了居民群众以及领导的一致好评。

    三、主要问题

(一)对文化建设认识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社区文化建设在其运作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一些误区,诸如对社区文化内涵的片面理解,认为无非是组织搞晚会,办活动,发器材,重硬件达标,轻软件建设;重物质环境的改造,轻人文环境的营造;重形式、轻内容;重表象、轻实质,主观把社区文化建设简单化、单一化。二认为社区文化务虚不务实,对经济发展影响不大,有无社区文化无关紧要。

(二)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增强。一是缺乏专业人才。在基层普遍缺乏懂一技之长、有经验、热爱社区文化建设的文艺骨干和指导者。二是缺乏管理人才。目前管理工作者均是由社区居委会干部兼任,这些同志平时要兼顾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城市管理等日常工作,任务重,分身不暇。

(三)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社区文化覆盖面低。由于目前文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多数为适合中老年人的传统文艺形式,不能满足群众追求快乐、追求健康、追求新颖、追求时尚的心态,故目前社区文化活动参与者多数为离退休人员。政府、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在职职工不能有效参与,导致社区文化覆盖面不够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