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吴家堡街道:坚持以战斗姿态抗击疫情

发布时间:Mar 25, 2020 | 作者:吴家堡街道


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吴家堡街道党工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部署要求,把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积极主动履职,有效发挥作用,始终坚持领导在前、战斗姿态、冲锋无畏、示范引导、关口前移,构筑党建引领疫情防控的主心骨、主战场、主力军、主旋律、主防线,以党建引领,筑牢基石,用实际行动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始终坚持领导在前,
树牢疫情防控主心骨



第一时间落实省市区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组建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临时党支部,悬挂党旗、佩戴党徽,指导街道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巡查一线,现场指挥调度,统筹机关、村居、志愿者、网格员380余人,全面落实“十个一律”和“六个不准”要求。发出《红色动员令》,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带头落实防控责任、执行防控任务、支持防控工作、完成防控目标,在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中走在前列、作好示范。

image.png




始终坚持战斗姿态,
引领疫情防控主战场



强化组织力量,34个村居党组织奋勇争先,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切实发挥“两个作用”,紧紧依靠群众,引领党员干部抗击疫情。26个农村党组织24小时内全覆盖调查登记1万余人,既保证了信息录入质量,又加速了工作推进。在s101线齐河黄河大桥出入口等关键部位及时建立起临时党支部,街道党工委书记、党员干部组成支部班子,做到哪里任务急难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攻坚克难、哪里就有党员冲锋在前,及时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转化为防治斗争优势。

image.png

街道党工委组织1175名党员,向湖北地区捐款12.0470万元,接收辖区内35个单位的2376名干部群众爱心捐款51.8692万元,支援抗击疫情一线。“两新”组织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以“五个实招”按复工复产“加速键”,有序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精细管理、全程服务,15家四上企业复工率达100%,全力稳控复工复产市场。

image.png




始终坚持冲锋无畏,
打造疫情防控主力军



彰显党员本色,1300余名党员走上疫情防控工作岗位,亮身份、作表率。150余名机关干部从大年初三下午取消休假,全员到岗,值守最危险、最紧迫的疫情值守排查一线。15名分管负责同志带领102名包村同志,值守34个村居检查点。调动街道在职党员、楼栋长和志愿者等工作积极性,110名机关党员、50余名志愿者值守13个居民小区、60栋居民楼、287个单元、13个检查点,8名机关党员干部临危受命,参与人员分流、防控留观,奔赴疫情一线。50余名党员摁下红指印,递上请战书,用实际行动践行“疫情不灭、我们不退”的誓言。
image.png



始终坚持示范引导,
奏响疫情防控主旋律



各级党组织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线发现和识别干部、培育考验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用严管机制,激发干部敢于担当作为积极性,始终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制发《党员干部“六个不准”》,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党员干部纪律红线挺在前面。党工委联合各级新闻媒体,及时报道推介在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基层党组织11个和党员先进典型50余名,制作《守夜人》防疫主题宣传片、《别怕,有我》专题纪录片等视频25部,录制音频6条,引导广大党员向榜样致敬、向典型看齐,凝聚了强化的社会正能量,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持久干劲和旺盛斗志。
image.png



始终坚持关口前移,
筑牢疫情防控主防线



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作用,制定《村、社区、小区检测点“六个必须”》、《社会随访及服务保障工作人员“六个到位”》,从建立组织体系、加强与返程人员联系、严格点位出入管理、落实居家隔离管理、加强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防控管理工作。开展“敲门行动”、“红色动员令”等活动,制作“党员志愿者”红袖章、“党员先锋示范岗”指示牌,党员参与自治管理和联防联控成效突出。注重加强“三无”小区、老旧小区连片管控,为开放式小区安装大门3个,封闭村内出入口72个,设立隔离栏183个,筑牢基层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image.png

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吴家堡街道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突击考验,考出了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硬核”实质,考出了干部队伍向心力、执行力、凝聚力的出色表现,考出了软弱涣散党组织“后进”变“先进”的图强成果,考出了功夫做在平时、关键时刻就一定能挺住的现实依托。但更重要的是,也考出了主要短板、现实差距和未来的发力方向。

由此,吴家堡街道党工委深刻认识到,在疫情处置中暴露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科学现代的管理水平,增强基层应急处置治理能力,推进党建引领队伍建设等问题,不能等靠,必须马上弥补改正,且在疫情期间的“对症下药”更能有良好的成效,这不仅决定着夺取双胜利的关键,更重要的是未来基层治理之路该怎么走、该往何处走。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基础单元和最深厚的支撑点,也是最为关键的“神经末梢”。疫情考出了基层社会治理发力方向,街道党工委将在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中厘清治理主体、明确治理重点、把握治理路径,以“五条硬杠”对标先进,加压奋进。

健全机制体制,激发强力担当意识

吴家堡街道党工委在全年“一颗心、一条路、一盘棋”的整体计划中,针对辖区党建发展平衡、拆迁村与未拆迁村特点、重点项目推进、美丽乡村共建等实际情况,全面实施“一核五元”(党的领导为核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五元共治)治理责任机制,并以此为基准,进一步细化若干分支网络,统筹推进“红色网格”规范化建设,努力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奠定长久制度基础。

image.png

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创新治理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近年来,街道党工委把服务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探索“党建+社会治理”实践,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街道党工委将在新时期新体系中,把党的组织细胞延伸到各个角落,立足社会治理、聚焦公共服务,使基层党建有抓手,使服务手段有创新,在实践中提升党建水平与服务质量。

image.png

扎实改进作风,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避免出现基层民主自治组织的城市社区和农村“两委”逐渐被“行政化”的趋势,在人员有其“工资待遇”、工作实行“坐班制”,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各种任务的前提下,逐步扩大代表基层群众自治的民主功能,让基层群众都能参与过程和监督,扎实完善基层民主的制度机制,扩大基层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民主渠道和民主机制,加大基层群众对基层干部民主选举和民主评议的力量,让广大基层群众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组织化主体力量。

image.png

着力解决问题,提升服务能力水平

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时代赋予的重大责任。依靠群众力量防控疫情不仅仅是的这场人民战争制胜法宝,面对新时代新发展,党群一家亲依然是吴家堡街道党工委各项事业发展的源动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主要切入口,按照“学习教育在路上、调查研究在路上、检视问题在路上、整改落实在路上”的思路,勇立发展潮头。

image.png

扩大科技支撑,调动城乡区域优势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的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群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基层网格化治理机制,建立健全街道、城市社区、农村、网格员等层级网络,利用大数据、云智能管理系统等现代前沿科技,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集区域党建、数据分析、人员管理、动态轨迹、综合治理、智能调配等功能于一体,把广泛采用高科技、先进手段作为重要工具,在精准施策上发挥独特的支撑作用。

image.png

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人民,这是吴家堡广大党员干部的鲜活写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吴家堡人民将度过一个极不平凡的战斗的春天,在未来的日子还将继续依靠强大制度和治理优势战胜任何新的重大风险挑战,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从而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