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起几天前,你们在我的公众号留言问我,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
这确实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生中不会遇到苦难,甚至是艰难时刻。
我无法告诉你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标准答案,但可以与你们分享两个小故事。
当我遇到艰难时刻时,给我带来知识与力量的一本书和一个人。
当时,与我同龄的孩子都在学校里,他们在一起学习玩耍,而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十分孤独。
我当然也希望能阅读很多的经典作品,但当时的农村书很少,谁家有本书都视若珍宝,轻易不外借,只有这本《新华字典》是属于我的。
我认识的大部分汉字,实际上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在辍学之后,通过阅读这本《新华字典》学的。
总之,在当年那种孤独穷困的环境里,就是这本工具书,陪着我度过了艰难时刻。
小的时候,我跟着爷爷去荒草甸子里割草,归程时天象诡异,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的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
我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了两丛根系很深的牛筋草,才没有被风刮走。
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的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
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
许久之后,他才慢慢地直起腰,他的手指蜷曲着,都伸不开了。
我们的车还在,我们就像钉在大坝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
但因为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还是讲给你们听,但愿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
年轻朋友们,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
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
总之,我想,越是在困难的时刻,越是文学作品,能够发挥它的直达人的心灵的作用的时候。
再回到今天的短片,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分享新华字典和大风的故事,

表达着最深沉的现实关怀,让人从隽永的文学力量中得到抚慰、发现出路。
“越是在困难的时刻,越是文学作品能够发挥它直达人心灵作用的时候。”
希望那帮助莫言更深刻认知生命的“新华字典”和“风”,同样能激励我们去到更远的地方。

“五四”青年节前夕,B站推出这个视频,意义深远。
作为无数年轻人关注、喜爱的平台,B站请莫言分享自己的故事,就是为了激励年轻一代:
一百年前,李大钊先生,在中国存亡之际,写下《青春》: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疫情的席卷、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巨轮轰隆隆驶过,当代年轻人,踏上了一架飞速向前的列车。
会有焦虑,有隐忧,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有对失败挫折的恐慌。
但我始终记得,莫言在视频里说的那句: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
因逆境而爆发出的潜能,将成为人一生用之不尽的财富。
也许,每个人遇到的困难都不一样,可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却是我们能学习的。
古往今来,太多优秀的前辈,在逆境中没有退缩,最终战胜困难,大放异彩。
文章来源:耕读吧